。
這一年多在感受自己被哪些限制性的信念
影響自己許多狀態的本意或是有些事早已該放下
「走針了 」這件事是我想主要傳達的
「我是誰?」
點出了各種我過去用來決定「自己的價值」這些
仔細紀錄之後,發現幹,人真的要好好整理思緒😂
我還是喜歡煮菜、我還是在生活中學各種層面上的獨立
( 同時也懂得依賴其他人的專長 )還是會打扮自己
還是可以分享自己的表達,我還是可以做任何體驗
跟過去不一樣的心態是,變得單純一點
做事情我是為了自己或是如何讓雙方win win
不再是我想要得到我想要的,就得有人犧牲
即便為了別人也是用奉獻的心態( 因為為了我自己的喜悅)
看到別人的笑容我也開心🥳
——
很多事情要重新用新的態度去審視自己
尤其是自己一直覺得「某種價值就是我」的想法
單純的問自己我做這件事的時候
「我是誰 」「我是何種心態去做的」
「我現在此刻感受到什麼?」
我是快樂的嗎?有愛的嗎?慈悲的嗎?關心的嗎?
我是享受的嗎?我是真心的投入嗎?
我做這件事的時候有沒有期望別人給我「價值」
但,我並不是說,去比賽為了得到第一名是錯的
而是這過程中開心嗎?享受嗎?投入嗎?
這個過程帶給自己的無關好壞的體悟是什麼
還是為了第一名或是某種獎賞而去利用其他人
或是只是為了稱號或是「獎勵」而做,其實自己根本不喜歡
( 我無法用文字把各種可能性的狀態都敘述出來 )
但大致上的意思是這樣
再次感受自己做事情的狀態
我們真的常常為了達成某種目標
忘記停下腳步👣聽聽自己的真實心聲
重新審視發現是真的就繼續,直到下次再審視
重新審視發現自己可能不是,那由自己決定選擇要怎麼做
自己決定自己要改變的節奏跟方式
🛼🛼🛼🛼🛼🛼🛼🛼🛼🛼🛼
真心建議不要照單全收我說的話🙏🏻
文字是傳達感觸的工具,但是真的很侷限
就像我愛你只能用「我愛你」三個字簡單表達
實際上每個人的我愛你型態完全不一樣
#改超多遍
#拋磚引玉